人民網上海11月9日電 (記者董志雯)2022年,上海市貨物進出口總額為4.2萬億元,同比增長3.2%。2023年上半年,上海民營企業進出口額達到6409.8億元,同比增長20.7%,對全市外貿增長的貢獻率達51.1%……作為第六屆上海國際進口博覽會配套活動,11月8日上午,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提升上海產業國際競爭力工作會議暨漕河涇開發區開放合作活動舉行。
會議上還發布了《2022-2023上海產業國際競爭力報告》及指數,啟動了上海貿易商國際競爭力發展研究工作,并首次發布了上海提升重點產業國際競爭力示范案例,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經驗和借鑒。
會議由上海市商務委指導,上海社科院和臨港集團主辦,來自政府部門、研究機構、行業協會和產業聯盟、重點企業的政產學研用各方代表濟濟一堂,共同探討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上海緊跟全球產業體系的最新變化,發揮在國際國內雙循環中要素鏈接、產能鏈接、市場鏈接和規則鏈接作用,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新路徑,為上海率先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提供支持。
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羅津局長,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一級巡視員申衛華,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王德忠,臨港集團黨委委員、副總裁劉偉分別致辭。
羅津局長指出,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更好提升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提供了重要指引。我們既要立足自身優勢,又要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堅持經濟全球化大方向,在高水平對外開放中不斷提升我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要提高國際經貿風險意識,及時跟蹤掌握外部政策環境和國際規則變化趨勢,降低國際經貿風險的不利影響。
申衛華副主任表示,近年來上海緊緊圍繞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提升產業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高地與世界級產業集群的目標,深入開展了系列實用有效的產業國際競爭力提升工作。他指出,本次會議對主題的探討,對上海進一步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發揮高質量發展示范作用、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具有很好實踐意義。后續,上海市商務委將牢牢把握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三個基本特征和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三個基本要求,持續做好產業國際競爭力評價等工作,為上海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化高水平制度型開放,鞏固拓展對外開放新優勢做出貢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紀委書記、副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產業與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張其仔研究員以“現代化產業體系與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為題做主題演講。
上海社會科學院應用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新經濟與產業國際競爭力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湯蘊懿研究員對2022—2023上海產業國際競爭力指數進行了專業解讀。
湯蘊懿表示,2022年上海貿易再創新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經受了考驗,戰略性新興產業在貿易格局保持引領地位。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貿易額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仍是上海貿易最為重要的構成。電動汽車及關聯產品出口快速增長,機電產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長。結構性分化增長態勢日益凸顯,不同貿易伙伴、貿易主體、貿易方式的貿易增速差異明顯。與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增長速度出現分化,民營企業逆勢增長強勁,一般貿易保持較快增長。2023年上半年對外貿易強勢反彈,民營企業貿易保持強勁增長勢頭,戰略性產業在貿易中的地位出現分化,電動汽車出口競爭力進一步加強,機電產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長,進口增長速度放緩。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應用經濟研究所所長干春暉研究員集中發布了《2022—2023上海重點產業國際競爭力系列專題報告》。
2017年以來,在商務部指導和上海市商務委的直接支持下,上海社科院項目組以提升上海重點產業國際競爭力為核心,從外部環境、貿易表現、指數評價、未來展望等多個角度,持續開展對上海重點產業的跟蹤研究,今年發布的八個報告,涵蓋了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先導產業,也包括了新能源汽車、高端船舶與海工等戰略性產業,后續,項目組將采用專題發布的形式,與行業組織、重點企業一起,對各個行業進行深入探討。
本次會議上,長三角產業國際競爭力合作聯盟聯合上海社科院應用經濟學專家學者共同發布了上海提升重點產業國際競爭力示范案例,其中既包括了紡織品等傳統領域,也包括了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新興領域,示范案例的發布,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經驗和借鑒。
活動期間,作為主辦單位的上海社會科學院還與漕河涇開發區、虹梅街道等各方合作,共同打造第二屆“一區一品”暨漕河涇開發區開放合作活動,啟動并簽署漕河涇開發區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行動方案。本次活動聚焦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與開放合作的產業鏈供應鏈主題開展圓桌對話,為漕河涇開發區打造成真正產業國際競爭力前沿獻計獻策。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2023年11月09日